近年来,升钟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始终坚持重心下移抓源头,关口前移抓基础,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“纪法信”一体化联动,依法规范信访工作、处理信访诉求、维护信访秩序,有力提升了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。
聚焦“三个统一”,构建信访矛盾一体化推进体系。坚持系统化、法治化、规范化思维,整合资源、健全制度、优化机制,合力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。一是坚持政治引领统一思想。常态开设政治、法律、业务“三大讲堂”,组织“纪法信”业务骨干同堂培训、政治轮训,切实抓好学“习”铸魂、学“业”赋能、学“法”规行,不断强思想、凝共识、提素能,确保信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。二是坚持系统集成统一载体。以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为契机,成立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中心,并由镇纪委牵头构建“1+3+X(镇纪委+法庭、派出所、司法所+镇级各部门)信访矛盾纠纷”联动指挥体系,高效整合信访接待、非诉服务、网格化管理3大平台,搭建数据信息、指挥调度、矛盾调处三大平台,有力推动信访问题防范在先、发现在早、处置在小。三是坚持规范操作统一标准。全面梳理规范基层治理各项规章制度,建立健全组织领导、协调运行、指挥调度、应急值守、学习培训和督查考核六项管理机制,完善“领导轮流带班、值班主任常驻坐班、职能单位逢场值班”等值班值守制度,细化“一窗受理、分流督办、联动化解”规范化工作流程,实现纪、公、法、司等政法部门以及群众诉求反映相对集中的部门综治中心常驻。2024年,联合办公30余次,累计接待群众300余人,提供法律服务100余次,处理各类涉法涉诉案件21起。
推动“三个联合”,健全信访矛盾一体化解纷机制。坚持“事要解决”“提级处置”,不断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一是关口前移联合治理。按照“网格议事、网格理事、网格兜事”分类治理思路,坚持预防为先、非诉挺前,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体系,全镇20个村(社区)形成“一核多元”全要素网格20个,责任网格53个,单元网格120个,推动实现网格内的人、地、物等要素管理,今年以来,联合公安、司法、法院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5件,调解成功率97.2%。二是重点案件联合化解。紧盯“群众诉求收不了、交办问题办不了、案件办结事不了”三大重点问题,采取“一案一专班”“一案一方案”,并根据信访矛盾纠纷严重程度和处置难易程度等配置相应调解等级,实行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,积极推动“民情走访”“带案下访”等活动,对事权涉及多部门单位的信访事项采取联动约访、联合交办;对交办后久拖不决的信访事项,及时开展联动指导、联合督办;对重大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实行联动会商、联合处置。今年以来,化解各类信访诉求187起,推动依法解决涉法涉诉案件12起。三是跟踪问效联合监督。定期对重点信访案件定期回溯复盘,详细分析信访成因,强化跟踪监督,杜绝冷硬横推,优化工作作风,注重举一反三,实行月剖析、季通报、年警示,全程嵌入监督,形成常态长效,对存在的不履职、不担当等问题一查到底,严肃问责。今年以来,初信初访化解率达96.3%、群众满意率达98.5%。
落实“三个强化”,拧紧信访矛盾一体化责任链条。严密组织体系,建立闭环机制,压紧压实责任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。坚持高位统筹推动,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,成立联动领导小组,会办解决问题,将信访矛盾一体化建设纳入年度考核体系,细化考核内容指标,推动工作落到实处。二是强化法制宣传。积极开展“法律宣讲进社区”活动,组建“法制宣讲团”,利用12.4宪法日、法制宣传日等节点,采取上街设宣传点、印发宣传资料、张贴宣传标语、制作宣传专栏等方式,持续提升群众依法逐级走访意识和信访工作知晓度。三是强化责任落实。制定《信访工作责任清单》,实行“责任制+清单制”管理,构建“有权必有责、有责必担当”责任体系,推动信访矛盾及时,就地、高效化解,对信访问题突出的村(社区)实行挂牌督办、重点管理,激励先进、鞭策后进,合力构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新格局。